过往与梦与启程

—— 我的大一总结

Some words...

  学长曾这么对我们说过——

“ 当你训练不下去的时候,可以去知乎搜索:‘如何评价xxxx ’ ”。

  事实证明,学长的话是正确的,当我去知乎以类似的格式搜索一场比赛、一位选手、一个事件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抑或是所真正想要看到的并不是 “ 评价 ” ,而是一位位算法竞赛选手在这个话题下的分享、经验,以及他们的心路历程,是他们提笔记录下的一点一滴,是他们的一段又一段宝贵的回忆……

  我不曾有记录的习惯,但我想,我也可以试着去记录一些东西,去记录下我在这个大一的一年里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去记录下我在这个大一的一年里所学到的一些东西,去记录下我在这个大一的一年里所感受到的一些情感……在此时,我也逐渐意识到为什么算法竞赛选手们会总喜欢写 “ 小作文 ” ,这其中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想要分享自己的经验,更是因为他们想要记录下自己的成长,想要记录下自己的点点滴滴,想要记录下自己的一段又一段宝贵的回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人与事……而这些,便是我曾经向往算法竞赛的最大的原因——为了这些宝贵的回忆,为了这些宝贵的人与事……


  与其说是我的大一总结,倒不如说是我一年的算法竞赛生涯总结,因为竞赛几乎占满了我大一的所有时间,而我与算法竞赛的缘分,却早在三年前便已开始了……

Pst.

  ——2021年,高一

  那是一个平常的大课间,像往常一样,我和我的几位好朋友坐在大厅的沙发上聊着天,偶然间,一位陌生的同学 @天鹏2333 加入了我们的谈话,因为有共同话题,我们聊的很愉快,而因为这位同学脖子上所挂的 Bilibili World 的卡套 (然鹅现在那个卡套似了,得益于另一位OIer的大力出奇迹() ,我便记住了他。后来,在几天后的大课间,因为这个显眼的卡套,我便一眼认出了他,而无人可以聊天的我便主动找他聊天 (社恐竟然支棱起来了) ,后来我们便慢慢熟识了起来,而他也是我第一个认识的算法竞赛选手,即OIer 。 ( @信风吹絮 ,那位大力出奇迹的选手)
  该说 OIer 总是抱团呢,就像是蟑螂一样,只要有一个,便会有一群, 我也因此认识了更多的 OIer ,也因此了解了更多的算法竞赛,了解了那个与普通学生不同的生活,不同的世界。我向往那样的生活——志同道合的朋友,紧张刺激充满挑战的竞赛,充满风趣的圈子和讨论,以及那些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和技术……
  但是对于已经高一下学期、即将步入高二且从未有过算法竞赛经验的我来说,彼时的我所接触的最相近的事物便是Scratch,而显然这两者不能说是略显差异,但也差不多是毫不相干了 这一切都是遥不可及的,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向往着,向往着那个充满挑战的世界,向往着那些有趣的人和事……

  唉唉其实命运的齿轮可以早几年转动的,be like↓




  

但是无奈那时候我是个知难而退的摆子,好像是连Hello World都没写出来就扔掉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悔死了

  就这样,随着与OIer们的关系越来越好,交流越来越多,对OI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他们也常常将自己的OI经历分享与我,但是,事已至此,我又能怎么办呢?把梦想埋在心底让他烂掉罢……有些事,注定是与我毫不相干的……么?

Prs.

Intro.

  ——2023年夏,高考后

  在新生群里,我第一次听闻ACM实验室,但是我并没有太在意,因为我并不知道这个实验室是干什么的,只是觉得这个实验室的名字很高大上,而且听说这个实验室的难度很大,所以我并没有太在意。就这样第一次擦肩而过。

  9月,大概是怀揣着充实自己大学生活的想法,我便进入了2023级ACM群,知晓了SDUTOJ,我也不知道我当时是怎么知道ACM究竟是怎么个事的,反正……就是报了。

  然后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试图在SDUTOJ上做题,总之是举步维艰,但是还是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得益于OIer们的帮助,学习还算顺利。 (现在看此前问的问题,只能说是感谢他们的不杀之恩了)

不行,得拿出来让大伙乐一乐,be like↓



——“不懂C++”
——“这是c++吗”
——“是”
《是》指 #include <stdio.h>printf

  真的很感谢真神 Unique_Hanpi 能够绷住给我认真讲解 printf的用法,不然我真的不知道我会不会一直在那里瞎搞下去……

  此外,还有悄悄地转动的另一个命运的齿轮,be like↓



  很难想象,此时AC记录相挨着的素未谋面的我和YukinOwO,日后会成为同一队伍的队友……

  至于为什么是素未谋面而不是素不相识……be like ↓



  真的是太巧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后来是蓝桥杯的新生排位赛,拿到了学校rk5的好成绩 (实际上是因为没人打) 我也因此认识了Chu9woww,也就是初九,是一名 OIer ,日后也成为了我在算法竞赛上的引路人。

大家第一次见面的比赛,be like↓



  同时一起打排位赛的还有itsdia,是我认识的最早的大学同学,原因也比较巧合,当时我刚进新生群,他随便点开了一个人也就是我的资料卡,发现我的资料卡是Arcaea的同人图,知道我是一个臭打音游的,然后就加了我,然后就认识了…… (怎么全是巧合)

  时过境迁,军训后便开始了正常的大学生活,由于我比较喜欢水群,加上此前由各位OIer的帮助,我在程序设计上的起步比较早,所以经常在学校的程设群帮人答疑解惑 (误人子弟) ,也因此遇到了重要的两人——Sky和Coolarec,随后Sky便 未经我允许 突然拉我进入了一个小群,也就是现在的 unKnow erRor 群(简称UKE群),里面只有几个人—— sjk,Sky,Charlie,Flag,Coolarec,当时也不会想到,这个小群会成为我在大学的最重要的一个群,因为这个小群,我才有了今天的一切,也才有了今天的这篇总结,也才有了今天的这个我。

  大抵是因为有了同行的人,我才有了更多动力去学习,不过早期交流的比较多的还是超级编程群,也就是现在的超级聊天,那时只有我、初九、itsdia三人,也是承载了我最早期的学习经历的地方。

  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SDUTACM 15周年庆典赛,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哪里听说了ACM究竟是做什么的,但是我愈发感觉到,原本应该烂在心底的梦想,似乎又有了一丝希望……

  于是,我便报名了SDUTACM 15周年庆典赛,也是我第一次参加相对正式的ACM比赛,也是我第一次认真地去做题,很显然这场比赛并不是为我们这些新生准备的。我顺利地完成了 $A$ 题签到题,没有掉进坑里,然后正序开题,$B$ 题作为娱乐性质的题,但全场的大伙其实都没有什么头绪,我也是,但是我还是尝试着去做,然后就是一直在猜测,一直在猜测,一直在猜测……然后skip了(
  然后是 $C$ 题,是一道简单的带输入格式处理的前缀和差分,但是我那时候哪知道什么是前缀和差分,可是这不是重点,因为当时我的码力甚至不足以支持我完成这道题的输入……果断skip(
  后来就一直在读题寻找可以做的题,然后就锁定了 $G$ 题,是一道简单贪心,但是我那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是贪心,反正就是一顿乱搞……乱搞出来了一个贪心策略之后就开始乱写……乱写出来一个程序测了测样例发现竟然过了样例?果断提交然后发现竟然 $AC$ 了??!顿时我的排名一下子跃至前五名,进入了金牌区,不过能力有限,最后还是两题收尾,最后滚榜到了银牌区,银牌收尾,但是我已经特别特别满足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ACM比赛,这成绩是我想都不敢想的。
be like↓



  赛后也是第一次见到UKE群的大家,并且认识了另一位 OIer 巨佬 LAODIE ,也是我在大学的重要人物和榜样之一。

  这场比赛,大概是我大一的一个转折点,至少是带给了我不少的信心,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加入ACM集训队的决心,内心深处的梦想似乎愈发触手可及了……


Verse.

  从庆典赛开始一直到新生选拔赛,我基本上就是每天都在做题。因为除了ACM集训队之外,我还加入了青春在线,值班的时候除了写完作业之外就是做题。青春在线也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校组织,或许如果我不选择算法竞赛这一条道路的话,我应该会一直在青春在线待下去吧。得益于我最重要的另一位引路人——信风吹絮,一名 OIer 也是我的高中同学,我开始学习一些包括 DFS,BFS,DP等基本算法,也真的很感谢他能够特别耐心地给我讲解 (骂我) ,在平时做题时遇到的很多调不出来的码也都是可以放心扔给他,他真的,我哭死(

  国庆节回了一趟母校,正值110周年校庆,回去见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也包括病女群(高中音游群)的各位,总之是很开心的。



  百团大战,大学音游群的学长们准备的真的很好,打了一天街机音游真的很开心,也是第一次尝试了久仰大名的 O.N.G.E.K.I 、SOUND VOLTEX、CHUNITHM 三个音游,真好玩 ( (高中音游群学着点)



  能够在音游这么一个相对冷门且小众的圈子里找到这么多同好,并且还能举办和参加这样的一个活动,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十一月份,第一次新生赛。

  说实话新生赛打的并不好,大概只过了三四道题,排名rk15,总之就是菜。UKE群的各位排名都比较高,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大佬们的石砾,毫无悬念地在群里垫底了QAQ。

  好在SDUTACM初次选拔的门槛比较低,也是能够拿到面试的机会,面试的时候也很顺利(倒不如说是面试并不是为了筛人2333),问了学长一些问题,感觉在集训队的路会比较艰难……但是,这无所谓。在409面试时还看到了春日野穹的手办以及一些其他的动漫周边,余烟生学长还向我讲述了其他圈内算竞选手的事迹,感觉符合我对于算法竞赛的刻板印象,对味了(

  后面便是以中等水平进入了集训队,每天晚上晚自习时间进行一些初步的集训,感觉跟的上,但是也感觉有些吃力,SDUTOJ的提交列表里总是有着一些熟悉的名字,也是让我有了不小的压力,同时也带给了我极大的动力,或许这就是有人相伴而行的力量吧?

  后来是网络擂台赛,也是第一次打组队赛,与 YukinOwO 和 itsdia 组队,面基了认识许久的 YukinOwO,也算是奠定了以后一起当队友的基础。但是与队伍ID配合地非常好,打鉄了,而其余由群友组成的两队不是金就是银,唉唉(



  十二月份,第二次新生赛/蔚蓝系列赛。

  这一次新生赛多了两位古神,LAODIE和Fyeaus,是两位OIer,很遗憾的是初九因为一些原因退出了算法竞赛。这一次新生赛打的依旧比较一般,还是rk15,反正……就是菜,打完之后UKE群的各位一起去吃了火锅,也算是第一次团建了 (怎么有一群人出去吃火锅还疯狂讨论题啊喂) (是谁没去呢 @YukinOwO)




  
  

---

(咕咕咕了三个星期) (完全记不起来接下来原本打算写甚么了)

( ——2024.9.1 )


  大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大概还是比较顺利,没有非常严峻的考前突击,整体成绩还比较不错,唯独 $66.4$ 分的高数,断送了保研的想法,某种意义上算是好事,这下不得不 $All\ in\ ACM$ 了(

  一月份,寒假集训开始——

真神MessyWindのACM介绍

  

  应该说一月份的寒假集训才是真正的开始,每天早八到晚十,如果有CF的话还得到一点。除了训练以外,条件也很艰苦,周围校内的公共设施开设的只有三餐一楼的不到一半的窗口以及浴室。吃饭时队伍巨长,点外卖也只能送到学校围栏那边,晚到哪怕一分钟都有很大概率会被偷走。每天也因为高强度训练和熬夜导致休息严重不足,每天只吃一顿饭,晚饭时间用来补觉,这段时间瘦了十斤(极好的(?

  但是这段时间的飞升还是很明显的,经常会出现一天好几个小时磕一道题的情况,无数次提交换来最后的AC。这段时间逐渐也写出来了几道绿题和蓝题,思维和耐力耐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感觉现在的耐心不如寒假一根)

彼时的第一道蓝题,凸包板子题

  寒假两次结训赛都在家打的,两次都是rk5,rk15→rk5确实进步了不少。

  三月份,寒假结束,大一下学期开始。

to be continued...

 其实是感觉一时半会儿写不完了QAQ,先这样吧